希伯来书第10章

希伯来书第10章影像档

重点:

  • 耶稣一次而永远的献祭 (10:1-18)
  • “律法 (特指献祭的条例) 既是将来美事的影儿、不是本物的真像、总不能借着每年常献一样的祭物、叫那近前来的人得以完全。若不然、献祭的事岂不早已止住了么.因为礼拜的人、良心既被洁净、就不再觉得有罪了。但这些祭物是叫人每年想起罪来” (10:1-3)
    • 第二圣殿时期犹太教的观念: 地上的模型/影儿 vs 天上的本物 -> 模型/影儿指向本物, 但不能代替本物
      • “他们供奉的事、本是天上事的形状和影像、正如摩西将要造帐幕的时候、蒙 神警戒他、说、『你要谨慎、作各样的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出埃及记25:40)” (8:5)
    • 就如地上的会幕是天上的会幕的模型, 同样地上的献祭是天上的献祭的影儿, 地上的献祭指向天上的献祭, 但不能代替天上的献祭
  • “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 (10:4)
    • 祭物本身的血不能除罪, 之所以能赎罪是因为它们指向未来那最终的赎罪祭耶稣基督
      • “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9:15)
  • “所以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 神阿、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豫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 神阿、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诗篇40:6-8 七十士译本)” (10:5-7)
    • “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 作者将诗篇40篇作拉比讲道式的应用在主耶稣身上
    • “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 : 诗篇原意指 神看重人顺服 神过于人献祭给 神, 作者用来指 神容让圣殿被毁
    • “你曾给我豫备了身体” : 诗篇原意指 神使人照着 神的旨意行, 作者用来指 神给主耶稣预备身体作为最终的赎罪祭
  • “以上说、祭物和礼物、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愿意的、也是你不喜欢的、(这都是按着律法献的)后又说、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可见他是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我们凭这旨意、靠耶稣基督只一次献上他的身体、就得以成圣” (10:8-10)
    • 诗篇40篇的拉比讲道式应用: 就像神看重人顺服过于献祭, 神看重主耶稣的献祭过于地上的献祭, 因此 神给耶稣预备身体使祂被杀献祭, 并且容让圣殿被毁. 既然主耶稣被杀献祭后, 地上的献祭就不再需要了. 神为了让人定睛在主耶稣的献祭上, 所以祂容让圣殿被毁, “除去在先的、为要立定在后的”
    • 神的旨意是要人靠着主耶稣献上一次而永远的赎罪祭,“就得以成圣”
  • “凡祭司天天站着事奉 神、屡次献上一样的祭物.这祭物永不能除罪。但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就在 神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因为他一次献祭、便叫那得以成圣的人永远完全” (10:11-14)
    • 基督献了一次永远的赎罪祭: 耶稣献上更好的祭物 (祂自己的血), 只需要一次献祭, 就有永远的果效, 完成了大祭司的事奉, “就在 神的右边坐下了.从此等候他仇敌成了他的脚凳”(影射诗篇110:1)
  • “圣灵也对我们作见证.因为他既已说过、『主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他们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写在他们心上、又要放在他们的里面。』(耶利米书31:33) 以后就说、『我不再记念他们的罪愆、和他们的过犯。』(耶利米书31:34) 这些罪过既已赦免、就不用再为罪献祭了” (10:15-18)
    • 耶利米书新约的应许包括了罪的完全赦免
    • 既然主耶稣已献上一次而永远的赎罪祭, 成就了新约里罪得完全赦免的应许, 因此新约子民不再须要为罪献祭, 即使圣殿被毁也不要紧
  • 劝勉与警戒: 坚守信心到底 (10:19-39)
  •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10:19-20)
    • “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耶稣的身体仿佛隔开圣所与至圣所的幔子. 幔子裂开犹如祂的身体破碎, 从此我们得以进入至圣所到 神面前
    • 主耶稣献上完美的赎罪祭 (耶稣的血), 使相信祂的人可以借着祂坦然无惧进入天上的至圣所, 到达 神的面前
  • “又有一位大祭司治理 神的家.并我们心中天良的亏欠已经洒去、身体用清水洗净了” (10:21-22a)
    • 影射新约下属灵洁净的应许: “我必用清水洒在你们身上、你们就洁净了.我要洁净你们、使你们脱离一切的污秽、弃掉一切的偶像” (以西结书36:25)
    • 耶稣基督是天上的大祭司, 为 神的百姓完全赎罪, 洁净人里外的污秽
  • “就当存着诚心、和充足的信心、来到 神面前.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 (10:22b-24)
    • 正面的劝勉: 以真诚的信心到 神面前, 坚守对 神国的盼望, 以具体的行动彼此相爱
  • “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 (审判日) 临近、就更当如此” (10:25)
    • 反面的警戒: 不可停止聚会
    • 聚会: 安息日聚会. 当时许多犹太人因主后70年圣殿被毁以及持续受罗马迫害而对 神信心破产, 不再在安息日去会堂聚会
  • “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再没有了.惟有战惧等候审判和那烧灭众敌人的烈火” (10:26-27)
    • 反面的警戒: 不可故意 (持续) 犯罪
    • 基督徒若故意持续犯罪, 过着在罪中的生活, 有可能因此失去救恩, 最后的结局就是面对 神的审判 (故意持续犯罪=对 神的不信实)
      • “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于圣灵有分、并尝过 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 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6:4-6)
  • “人干犯摩西的律法、凭两三个见证人、尚且不得怜恤而死.何况人践踏 神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 (10:28-29)
    • 干犯拒绝妥拉 (律法) 的, 尚且处死; 更何况蒙恩得救却故意持续犯罪, 践踏基督救恩的, 岂不更要受永远的刑罚?
      • 拉比式解经קַל וְחוֹמֶר (轻与重): 以小喻大 “…更何况… ”
      • 作者假设读者明白主耶稣超越摩西
  • “因为我们知道谁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申命记32:35) 又说、『主要审判他的百姓。』(申命记32:36 七十士译本) 落在永生 神的手里、真是可怕的” (10:30-31)
    • 作者强调 神必要审判悖逆不信的百姓
  • “你们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后、所忍受大争战的各样苦难.一面被毁谤、遭患难、成了戏景、叫众人观看.一面陪伴那些受这样苦难的人。因为你们体恤了那些被捆锁的人、并且你们的家业被人抢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长存的家业”(10:32-34)
    • 作者似乎把读者过去受到的各样苦难作总结:
      • 信主耶稣以后受到其他不信主耶稣的犹太人的排挤
      • 因着犹太人的身分受当地政府和外邦人迫害, 财产被抢夺或充公
    • 读者过去在苦难中仍然持守对 神的信心
  • “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你们必须忍耐、使你们行完了 神的旨意、就可以得着所应许的”(10:35-36)
    • 正面的劝勉: 作者勉励读者要像过去在苦难中对 神持守信心一样, 在如今的大患难中继续凭信心忍耐, 坚守信心到底
    • 希伯来书的时代背景: 主后66-70年第一次犹太起义失败后, 罗马帝国境内犹太人的处境比先前更加困难, 罗马政府视犹太人如眼中钉
  • “『因为还有一点点时候、那要来的就来、并不迟延。只是义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哈巴谷书2:3-4 七十士译本) 我们却不是退后入沉沦的那等人、乃是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10:37-39)
    • “那要来的就来”: 拉比讲道式的应用, 指主耶稣再来
    • 作者勉励读者要坚守信心到底, 等候耶稣再来, 要作因信得生的义人, “有信心以致灵魂得救的人”, 而不要作神不喜悦的退后入沉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