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第27章

马太福音第27章第一部分影音

马太福音第27章第二部分影音

重点:

  • 耶稣受审
    • 耶稣被交给彼拉多 (27:1-2)
    • 犹大吊死 (27:3-10)
    • 耶稣在彼拉多前受审 (27:11-14)
    • 群众要求释放巴拉巴 (27:15-23)
    • 彼拉多将耶稣钉十字架 (27:24-26)
    • 罗马兵丁戏弄耶稣 (27:27-31)
  • 耶稣被钉十字架 (27:32-44)
  • 耶稣的死与埋葬
    • 耶稣的死 (27:45-56)
    • 耶稣的埋葬 (27:57-61)
    • 兵丁看守耶稣坟墓 (27:62-66)
  • 耶稣被交给彼拉多
    • 不合法的审判: 审理死刑犯必须在白天公开审理和宣判, 但大祭司家夜间的秘密审判裁定治死耶稣, 更何况还是在圣经节期当中
    • 公会没有死刑权, 唯有罗马政府才有权处死犯人
  • 犹大吊死
    • 犹大 “后悔”: 希腊文 μεταμέλομαι 回心转意, 懊悔, 悔改
    • 祭司长在意贿赂的钱在仪式上不洁净, 不可放在圣殿的库房, 却没有想到他们贿赂犹大出卖耶稣是更严重的道德上不洁净
  • 耶稣在彼拉多前受审
    • 时间: 犹太历正月15日早晨 (无酵节的第一天)
    • 地点: 希律王宫
    • 罗马巡抚本丢·彼拉多 (Pontius Pilate)
      • 主后26-36年任犹大地罗马巡抚 (prefect)
      • 常驻在该撒利亚, 节期时进驻耶路撒冷
      • 犹太史家约瑟夫 (Josephus) 形容他是狡猾残暴的人
    • 犹太人的王: 弥赛亚 (基督) 的意义
    • 耶稣面对控告默默无声
      • “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以赛亚书53:7)
  • 群众要求释放巴拉巴
    • 巴拉巴: 希伯来名字 בָּר-אַבָּא (Son of the Father), 父亲的儿子
    • 有些早期手抄本记录巴拉巴的全名是 יֵשׁוּעַ בָּר-אַבָּא, 耶稣·父亲的儿子
    • “这巴拉巴是个强盗 (λῃστής, revolutionary)”(约翰福音18:40) – 奋锐党人
    • 彼拉多为何要群众在巴拉巴和耶稣之间作出选择?
      • 巡抚彼拉多猜想亲罗马政府的撒都该一党的众人应该不致要求释放一个叛乱分子, 这样他们就只好同意释放主耶稣
    • “众人”: 亲撒都该一党的一部分耶路撒冷犹太人, 而不是拥护耶稣进耶路撒冷城的加利利犹太人
    • 彼拉多审问耶稣的时间: 犹太历正月15日的早晨 (无酵节的第一天)
      • 经历前一天晚上的逾越节筵席, 一般犹太人都不会太早起
      • 节期安息日 –“这月十五日、是向耶和华守的无酵节.你们要吃无酵饼七日。第一日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可作”(利未记23:6-7)
      • 一般犹太人多半去圣殿或会堂聚会
      • 会去希律王宫听耶稣受审的犹太人多半是亲撒都该一党的的犹太人, 他们连夜被撒都该人动员起来一大清早去听审
    • 众人是亲撒都该一党的犹太人, 听撒都该人的话, 要求释放巴拉巴
    • 巡抚彼拉多一方面不想释放叛乱份子巴拉巴, 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着妻子的求情, 再说耶稣也没实际做出任何叛乱的事, 因此想要为耶稣说情, 无奈亲撒都该一党的犹太众人坚持要让耶稣代替巴拉巴钉十字架, 因为撒都该人的目的就是要除灭耶稣
  • 彼拉多将耶稣钉十字架
    • 彼拉多洗手: 犹太人宣告无辜的方式
    • 彼拉多不能真的摆脱责任, 因为他是唯一拥有死刑权的罗马巡抚, 但他看明这是亲罗马的撒都该人所要求的, 尽管他很不高兴被撒都该人当枪使, 还因此放了叛乱份子巴拉巴, 但最后还是同意了他们的要求
    • “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27:25)
      • 断章取义的解释 “基督的血归到所有犹太人和犹太人的子子孙孙上” 导致基督教会迫害甚至杀害犹太人
      • 众人: 撒都该人与亲撒都该一党的一部分耶路撒冷犹太人, 远远不能代表所有犹太人
  • 罗马兵丁戏弄耶稣
    • “朱红色袍子”: 罗马兵丁的袍子
    • “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 (27:30)
      • “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颊的胡须、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并不掩面”(以赛亚书50:6)
      • “成群的民哪、现在你要聚集成队.因为仇敌围攻我们、要用杖击打以色列审判者的脸”(弥迦书5:1)
  • 耶稣被钉十字架
    • 古利奈人西门:
      • “西门” 希伯来名字 שִׁמְעוֹן
      • 来自古利奈 (北非利比亚地中海岸城市) 的外邦犹太人, 上耶路撒冷过逾越节
    • 犯人通常背着十字架的横木 (拉丁文patibulum) 到刑场, 十字架的支柱 (拉丁文palus) 则立在刑场. 耶稣因体力透支, 无法背十字架
    • 各各他: 希腊文 Γολγοθᾶ, 亚兰文גֻּלְגֻּלְתָּא (希伯来文גֻּלְגֹּלֶת) 的音译, 意思是“骷髅”
      • 地点不明, 但应该在耶路撒冷城门外不远处
      • 可能是如今圣墓教堂 (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 ) 所在地, 主耶稣时代的采石场
      • 也有人说是如今花园冢 (Garden Tomb) 所在
    • 苦胆调和的酒: 耶路撒冷的女子为死刑犯所预备, 以减轻痛苦 (巴比伦塔木德)
      • “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 (诗篇69:21)
    • 钉十字架犯人的头上通常会挂着写明他罪状的牌子
      • “犹太人的王”: 弥赛亚/基督 (受膏者) 的意义
    • 两个强盗与耶稣同钉十字架, 一个在左一个在右
      • “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以赛亚书53:12)
      • “他虽然未行强暴、口中也没有诡诈、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 (以赛亚书53:9)
    • 人们讥诮耶稣
      • “凡看见我的都嗤笑我.他们撇嘴摇头、说、他把自己交托耶和华、耶和华可以救他罢.耶和华既喜悦他、可以搭救他罢” (诗篇22:7-8)
    • 午正到申初遍地黑暗的神迹
      • 不大可能是日蚀, 因为是逾越节期间 (月圆)
      • “主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日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 ”(阿摩司书8:9)
    • 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
      • “我的 神、我的 神、为什么离弃我”(诗篇22:1)
    • 罗马兵丁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给耶稣喝
      • “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篇69:21)
      • 醋+绑在苇子上的海绒: 罗马士兵上完厕所清洁之用
      • 对耶稣极大的羞辱
    • 殿里的幔子裂为两半
      • 幔子: 隔开圣所与至圣所的幔子, 希伯来文 פָּרֹכֶת
        • 高: 40肘 (60呎), 宽: 20肘 (30呎), 厚度: 手掌宽 (巴比伦塔木德)
      • 从上到下裂为两半: 如同一个人因悲伤而撕裂衣服; 超自然的神迹
      • “弟兄们、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是借着他给我们开了一条又新又活的路从幔子经过、这幔子就是他的身体” (希伯来书10:19-20)
    • 百夫长和罗马兵丁称耶稣为 神的儿子
      • 神的儿子: 某位神祇的儿子 (a son of a god)
  • 耶稣埋葬
    • 亚利马太的约瑟
      • 财主, 公会成员, 耶稣门徒
    • 钉十字架犯人的尸体通常都是任意掩埋, 特别是叛乱者的尸体
    • 罗马官员只在上午办公, 约瑟能够在彼拉多不上班时间见到彼拉多, 并且求到耶稣的身体, 证明他的身分地位
    • 约瑟放胆求耶稣身体, 因为有可能被视为乱党同伙
    • 耶稣安置在约瑟坟墓
      • “..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 (以赛亚书53:9)
  • 罗马兵丁看守耶稣坟墓
    • 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竟然在安息日 (预备日的次日) 去见彼拉多
    • 罗马兵丁能够阻止耶稣门徒偷耶稣尸体, 却阻止不了耶稣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