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18章

重點:

  • 保羅在哥林多的宣教 (18:1-17)
  • “這事以後、保羅離了雅典、來到哥林多” (18:1)
    • 哥林多: 亞該亞省的羅馬省會 (capital) 和羅馬殖民城, 政治與經濟中心, 地位遠超過雅典, 以淫亂敗壞的風氣著稱
      • 希臘愛神阿芙蘿黛蒂 (Αφροδίτη) 的廟, 有著超過1000人的男女廟妓
  • “遇見一個猶太人、名叫亞居拉、他生在本都.因為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新近帶著妻百基拉、從義大利來..” (18:2)
    • 革老丟: 羅馬帝國的第四任皇帝 Claudius, 主後41-54年在位
    • 主後49年, 羅馬皇帝革老丟將羅馬城的猶太人都驅逐出境. 根據羅馬史家蘇埃托尼烏斯 (Suetonius) 的記載, 原因是因為一個叫 Chrestus 的人引起的猶太人當中的騷動. 蘇埃托尼烏斯很可能是把 主耶穌的稱號基督 (Christ) 當成是人名 Chrestus. 因此猶太人的騷動很可能是信耶穌的猶太人與不信耶穌的猶太人之間的爭執.
    • 亞居拉和百基拉似乎是信耶穌的猶太人
  • “..保羅就投奔了他們。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保羅因與他們同業、就和他們同住作工” (18:2-3)
    • 製造帳棚: 希臘字 σκηνοποιός, 製造帳棚的人, 也可泛指一般皮匠
    • 古代從事同一行業的人常常不是彼此競爭, 而是彼此合作. 他們住在同一區域, 並且形成行業公會 (guild). 不同的行業公會有著不同的神祇. 敬拜耶和華 神的猶太人因此無法加入外邦人的行業公會, 而是與從事同一行業的其他猶太人同住作工.
  • “每逢安息日、保羅在會堂裡辯論、勸化猶太人和希臘人” (18:4)
    • 辯論: 希臘字διαλέγομαι, 意思是“對話, 討論”, 並沒有敵對的負面意義
    • 保羅信主耶穌後仍然遵守妥拉, 守安息日, 在安息日去會堂聚會
    • 保羅一貫的宣教策略: 城市宣教+會堂宣教
      • 會堂裡有許多唾手可得的福音果子
        • 猶太人
        • 敬畏 神的外邦人
  • “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來的時候、保羅為道迫切、向猶太人證明耶穌是基督。他們既抗拒、毀謗、保羅就抖著衣裳說、你們的罪歸到你們自己頭上、與我無干、從今以後、我要往外邦人那裡去、於是離開那裡、到了一個人的家中、這人名叫提多猶士都、是敬拜 神的、他的家靠近會堂” (18:5-7)
    • 哥林多猶太人抗拒福音的原因可能是哥林多人過於淫亂敗壞
    • 保羅並不是棄絕他的猶太同胞, 從此以後只向外邦人傳福音; 保羅只是離開這群始終抗拒並毀謗福音的哥林多猶太人
      • “到了以弗所、保羅就把他們留在那裡、自己進了會堂、和猶太人辯論” (18:19)
    • 提多猶士都: 拉丁名字 Titius Justus, 敬畏 神的外邦人, 很明顯接受了福音
  • “管會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還有許多哥林多人聽了、就相信受洗” (18:8)
    • 管會堂的基利司布: 基利司布是管理會堂的長老!
      • 第一世紀猶太會堂是猶太社區中心, 由社區中德高望重的人出任長老, 長老們組成長老會, 並由長老中推選一人作為 “管會堂的”, 相當於長老會主席, 負責會堂的日常行政
      • “我感謝 神、除了基利司布並該猶以外、我沒有給你們一個人施洗” (哥林多前書1:14)
    • 哥林多人: 指外邦人, 這些外邦人是在會堂聚會敬畏 神的外邦人
    • 儘管很多猶太人拒絕福音, 但還是有少數猶太人接受福音, 當中甚至有會堂領袖 (管理會堂的長老); 同時許多敬畏 神的外邦人接受了福音, 並且凡接受福音的人都受浸作了耶穌的門徒
  • “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保羅在那裡住了一年零六個月、將 神的道教訓他們” (18:9-11)
    • 主耶穌在異象中鼓勵保羅留在哥林多繼續放膽傳道, 保羅在哥林多待了一年半的時間
    • 哥林多是當時以淫亂著稱的城市, 神的救恩要臨到最黑暗的地方
    • 許多外邦人信了福音作耶穌門徒, 成為 神的百姓
    • 哥林多教會以外邦門徒為主, 對 神話語的根基不深, 教會中存在許多問題 (參哥林多前後書)
  • “到迦流作亞該亞方伯的時候、猶太人同心起來攻擊保羅、拉他到公堂、說、這個人勸人不按著律法 (妥拉) 敬拜 神” (18:12-13)
    • 迦流: Gallio, 主後51-52年作亞該亞省的羅馬總督
    • 不信福音的猶太人聯合起來把保羅帶到羅馬總督面前, 誣告保羅違反妥拉
      • “無論猶太人的律法 (妥拉)、或是聖殿、或是該撒、我都沒有干犯” (25:8)
    • 極不尋常的控訴: 通常此類控訴是把人帶到猶太會堂的長老會, 由長老會來裁決. 猶太會堂的長老會有著猶太地方法庭的角色, 並在猶太人內部事務上(包括宗教事務在內) 有著羅馬政府的充分授權.
  • “保羅剛要開口、迦流就對猶太人說、你們這些猶太人、如果是為冤枉、或奸惡的事、我理當耐性聽你們.但所爭論的、若是關乎言語、名目、和你們的律法、你們自己去辦罷.這樣的事我不願意審問。就把他們攆出公堂” (18:14-16)
    • 既然羅馬帝國已經充分授權給各地猶太會堂自行處理猶太人內部事務, 羅馬總督迦流自然不願意越權介入猶太人內部事務, 他只願意依法行政, 處理干犯羅馬法律的事, 因此他拒絕受理保羅的案子
  • “眾人 (不信福音的猶太人) 便揪住管會堂的所提尼、在堂前打他.這些事迦流都不管” (18:17)
    • 管會堂的所提尼: 所提尼應該是繼任基利司布為管會堂的長老
    • 先前管會堂的長老基利司布可能因為信福音的緣故而失去了長老的資格, 或至少不再能繼續擔任 “管會堂的” 長老
    • 不信的猶太人毆打所提尼的緣故可能是因為他先前不願受理他們控告保羅的事, 或是在他主導下的長老會裁決保羅無罪, 沒有對保羅作任何處分. 這是為什麼不信的猶太人迫不得已在羅馬總督迦流面前控告保羅的原因, 並在控告不成下毆打所提尼洩恨.
    • 所提尼後來可能也信了福音並且隨同保羅傳福音
      • “奉 神旨意、蒙召作耶穌基督使徒的保羅、同兄弟所提尼、寫信給哥林多 神的教會..” (哥林多前書1:1-2)
  • 保羅結束第二次宣教旅行 (18:18-23)
  • “保羅又住了多日、就辭別了弟兄、坐船往敘利亞去、百基拉、亞居拉和他同去.他因為許過 (了) 願 (拿細耳人之願)、就在堅革哩剪了頭髮” (18:18)
    • 剪了頭髮: 保羅可能已經許下拿細耳人之願但因碰到死屍沾染不潔而剪髮 (妥拉), 或是剛許下拿細耳人之願而剪髮 (猶太傳統)
      • “在他一切許願離俗的日子、不可用剃頭刀剃頭、要由髮綹長長了、他要聖潔、直到離俗歸耶和華的日子滿了…若在他旁邊忽然有人死了、以致沾染了他離俗的頭、他要在第七日、得潔淨的時候剃頭…滿了離俗的日子、拿細耳人要在會幕門口剃離俗的頭、把離俗頭上的髮、放在平安祭下的火上”(民數記6:5,9,13,18)
    • 保羅仍謹守遵行妥拉, 甚至許拿細耳人之願
  • “到了以弗所、保羅就把他們留在那裡、自己進了會堂、和猶太人辯論。眾人請他多住些日子、他卻不允.就辭別他們說、 神若許我、我還要回到你們這裡.於是開船離了以弗所” (18:19-21)
    • 以弗所: 羅馬帝國的第三大城, 小亞西亞的羅馬首府, 政治, 商業, 宗教中心, 城中有許多妓院與賭場, 並有著著名的亞底米女神廟 (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觀之一)
    • 保羅在回程的路上路過以弗所, 將百基拉和亞居拉留在以弗所 (很多猶太人住在以弗所)
    • 保羅在以弗所會堂傳福音, 以弗所猶太人並不排斥福音, 但保羅歸心似箭, 無法久留
  • “在該撒利亞下了船、就上耶路撒冷去問教會安、隨後下安提阿去。住了些日子、又離開那裡、挨次經過加拉太和弗呂家地方、堅固眾門徒” (18:22-23)
    • 保羅結束第二次宣教旅行, 拜訪了耶路撒冷教會後就回到安提阿
    • 過了些日子, 馬上又開始第三次宣教旅行
      • 堅固先前宣教旅行在小亞細亞建立的眾教會
      • 跟進造就門徒的重要
  • 亞波羅在以弗所放膽講道 (18:24-28)
  • “有一個猶太人、名叫亞波羅、來到以弗所.他生在亞力山太、是有學問的、最能講解聖經” (18:24)
    • 亞力山太: 羅馬帝國第二大城, 埃及地的羅馬首府, 位於埃及地中海岸尼羅河口, 政治, 商業, 與學術中心. 許多猶太人住在亞力山太, 並且舊約聖經希臘文七十士譯本在此翻譯而成.
    • 有學問的: 希臘文 λόγιος, 指在修辭上受了良好訓練因而具有好的口才
    • 亞波羅是來自於亞力山太高級知識分子, 受過良好希臘與猶太教育
  • “這人已經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心裡火熱、將耶穌的事、詳細講論教訓人.只是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他在會堂裡放膽講道、百基拉亞居拉聽見、就接他來、將 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 (18:25-26)
    • 亞波羅知道耶穌的事, 也知道施浸約翰為耶穌作見證, 證明耶穌是彌賽亞, 但他似乎不清楚如何作耶穌門徒. 儘管所知並不完整, 他仍然在會堂放膽傳揚福音
    • 以弗所猶太人對福音採取開放的態度, 沒有嚴重的選民情結與過度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 留在以弗所的百基拉和亞居拉教導亞波羅更多關於耶穌的事
  • “他想要往亞該亞去.弟兄們就勉勵他、並寫信請門徒接待他.他到了那裡、多幫助那蒙恩信主的人.在眾人面前極有能力、駁倒猶太人、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 (18:27-28)
    • 亞波羅在亞該亞一帶 (包括雅典, 哥林多) 傳福音, 引用舊約聖經證明耶穌是彌賽亞, 駁倒了那些不信福音的猶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