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重點:
- 保羅在公會受審 (23:1-11)
- “保羅定睛看著公會的人..” (23:1a)
- “第二天、千夫長為要知道猶太人控告保羅的實情、便解開他、吩咐祭司長和全公會的人、都聚集、將保羅帶下來、叫他站在他們面前”(22:30)
- 千夫長召集公會的人對保羅非正式審問 -> 地點應該不在公會 (聖殿內院)
- 外邦人不能進聖殿內院
- 千夫長和羅馬兵丁在場
- “(保羅) 說、弟兄們、我在 神面前行事為人、都是憑著良心、直到今日” (23:1b)
- 非正式審問 -> 保羅首先發言
- 公會正式審問都是由公會的人或控訴人首先發言
- “大祭司亞拿尼亞、就吩咐旁邊站著的人打他的嘴。保羅對他說、你這粉飾的牆、 神要打你.你坐堂為的是按律法審問我、你竟違背律法、吩咐人打我麼” (23:2-3)
- “耶穌說了這話、旁邊站著的一個差役、用手掌打他說、你這樣回答大祭司麼。耶穌說、我若說的不是、你可以指證那不是.我若說的是、你為甚麼打我呢” (約翰福音18:22-23)
- 亞拿尼亞: 主後47-52和53-59年被羅馬任命為大祭司, 以貪婪著稱, 主後66年第一次猶太起義時被奮銳黨所殺
- 粉飾的牆: 形容人假冒為善, 外表冠冕堂皇內心卻醜陋不堪
- 猶太法律禁止還沒定罪就處罰犯人
- 保羅不只抗議大祭司不合猶太法律, 還責罵他是假冒為善的人
- “站在旁邊的人說、你辱罵 神的大祭司麼。保羅說、弟兄們、我不曉得他是大祭司.經上記著說、『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 (23:4-5)
- “不可毀謗 神、也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出埃及記22:28)
- 保羅坦然認錯, 說他不是有意要辱罵大祭司,只是因為他不認得誰是大祭司
- 若是在公會的正式審問, 保羅不會認不得誰是大祭司, 因為大祭司是坐在主席的位子上
- “保羅看出大眾、一半 (一部分) 是撒都該人、一半 (另一部分) 是法利賽人、就在公會中大聲說、弟兄們、我是法利賽人、也是法利賽人的子孫..” (23:6a)
- 撒都該人: 大祭司撒督的後代, 祭司的權貴階級, 掌管耶路撒冷聖殿. 祭司長和大祭司都是撒都該人. 公會大多數成員也是撒都該人.
- 法利賽人: 民間的妥拉教師和文士. 公會有少數成員是法利賽人.
- 我是法利賽人: 希臘原文是ἐγὼ Φαρισαῖός εἰμι, 動詞是現在式, 保羅說他現在是法利賽人. 信主耶穌20多年後, 保羅仍然自稱是法利賽人.
- 保羅自認為法利賽人, 是因為法利賽派的核心教導與拿撒勒派相同
- 法利賽人的子孫: 意味保羅的父母也是法利賽人
- 保羅尋求公會中法利賽人的支持
- “..我現在受審問、是為盼望死人復活” (23:6b)
- 死人復活: 法利賽派和拿撒勒派核心教導, 但撒都該派反對死人復活
- 保羅不只相信死人復活, 並且相信是彌賽亞耶穌基督使死人復活
- 撒都該人一直是教會的頭號大敵, 同時也與法利賽人敵對
- 法利賽人說撒都該人無分於神國, 因為他們不相信死人復活
- 保羅試圖聯合公會當中占少數的法利賽人來抵擋占多數的撒都該人
- 對保羅有敵意的主要是把持公會的撒都該人
- 保羅的恩師拉比迦瑪列當初也為使徒說好話
- “說了這話、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就爭論起來、會眾分為兩黨。因為撒都該人說 (指認為)、沒有復活、也沒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賽人卻說 (承認) 、兩樣都有。於是大大的喧嚷起來.有幾個法利賽黨的文士站起來、爭辯說、我們看不出這人有甚麼惡處、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對他說過話、怎麼樣呢” (23:7-9)
- 公會中的法利賽人沒有人反對保羅說他是法利賽人
- 公會中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因著教義分歧的緣故大大爭辯
- 有幾個法利賽人的文士起來為保羅辯護 (可能是保羅的舊識)
- “那時大起爭吵、千夫長恐怕保羅被他們扯碎了、就吩咐兵丁下去、把他從眾人當中搶出來、帶進營樓 (安東尼堡) 去。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罷、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 (23:10-11)
- 公會的人大起爭執, 對保羅有敵意的撒都該人畢竟占多數, 千夫長恐怕身為羅馬公民的保羅有危險, 讓兵丁把他搶救出來, 帶回安東尼堡
- 保羅原先可能認為他就要在耶路撒冷為主殉道, 主耶穌向他顯現, 告訴他不會有事, 並且他會去到羅馬為主耶穌作見證
- 不信的猶太人陰謀殺害保羅 (23:12-22)
- “到了天亮、猶太人同謀起誓、說、若不先殺保羅、就不喫不喝。這樣同心起誓的、有四十多人。他們來見祭司長和長老說、我們已經起了一個大誓、若不先殺保羅、就不喫甚麼。現在你們和公會要知會千夫長、叫他帶下保羅到你們這裡來、假作要詳細察考他的事.我們已經豫備好了、不等他來到跟前就殺他” (23:12-15)
- 有一些不信福音的猶太人聯合起來要刺殺保羅, 甚至發下“重誓”
- 按照當時猶太法律, 違背誓言的人只要獻上贖愆祭就可以贖罪
- 祭司長和長老: 公會中的撒都該人一黨
- 不信福音的猶太人和撒都該人串通起來要刺殺保羅, 以要正式審問保羅為藉口, 在他被押解到公會的路上刺殺他
- “保羅的外甥、聽見他們設下埋伏、就來到營樓 (安東尼堡) 裡告訴保羅。保羅請一個百夫長來、說、你領這少年人去見千夫長、他有事告訴他。於是把他領去見千夫長說、被囚的保羅請我到他那裡、求我領這少年人來見你.他有事告訴你” (23:16-18)
- 保羅的外甥: 似乎是在耶路撒冷土生土長的猶太人. 如果保羅的姊妹也是像保羅一樣在耶路撒冷長大, 那麼保羅全家很可能是在保羅小時候舉家回歸以色列, 而不是單單把保羅送回以色列
- 保羅的外甥告訴保羅有人要刺殺他, 保羅讓百夫長帶著他的外甥去見千夫長
- “千夫長就拉著他的手、走到一旁、私下問他說、你有甚麼事告訴我呢。他說、猶太人已經約定、要求你明天帶下保羅到公會裡去、假作要詳細查問他的事。你切不要隨從他們、因為他們有四十多人埋伏、已經起誓、說、若不先殺保羅、就不喫不喝.現在豫備好了、只等你應允。於是千夫長打發少年人走、囑咐他說、不要告訴人你將這事報給我了” (23:19-22)
- 保羅的外甥告訴千夫長有人要刺殺保羅的事
- 千夫長囑咐保羅的外甥保守秘密
- 保羅被送到該撒利亞 (23:23-35)
- “千夫長便叫了兩個百夫長來、說、豫備步兵二百、馬兵七十、長槍手二百、今夜亥初 (晚上9點) 往該撒利亞去.也要豫備牲口叫保羅騎上、護送到巡撫腓力斯那裡去” (23:23-24)
- 步兵二百: 安東尼堡的羅馬駐軍是一個營的兵力 (約600人), 步兵200人相當於1/3的兵力
- 馬兵七十: 一個羅馬營通常配備一個100人的騎兵連. 大部分騎兵都被派出去護送保羅.
- 長槍手二百: 長槍兵不是羅馬正規軍, 屬於編制外的附屬兵種
- 該撒利亞: 第一世紀猶大地的羅馬首府, 由大希律王所建, 羅馬總督所在地
- 腓力斯: 主後52-59年擔任猶大地的羅馬總督, 本是羅馬皇帝革老丟 (Claudius) 的母親安東尼雅 (Antonia) 的奴隸, 恢復自由後受到皇帝的賞識. 本人非常貪污腐敗.
- 千夫長派遣重兵護送羅馬公民保羅連夜離開耶路撒冷, 往該撒利亞去
- “千夫長又寫了文書、大略說、革老丟呂西亞、請巡撫腓力斯大人安。這人被猶太人拿住、將要殺害、我得知他是羅馬人、就帶兵丁下去救他出來。便查知他被告、是因他們律法的辯論、並沒有甚麼該死該綁的罪名。後來有人把要害他的計謀告訴我、我就立時解他到你那裡去、又吩咐告他的人、在你面前告他” (23:25-30)
- 千夫長往自己臉上貼金, 其實他並不是因為知道保羅是羅馬公民才去把他 “救” 出來
- 千夫長肯定保羅最多只是觸犯了猶太的宗教法律, 但他並沒有觸犯羅馬法律的任何死罪或應該下在監裡的罪
- 千夫長向羅馬總督邀功, 把在耶路撒冷有生命危險的羅馬公民保羅護送到該撒利亞
- “於是兵丁照所吩咐他們的、將保羅夜裡帶到安提帕底。第二天、讓馬兵護送、他們就回營樓去。馬兵來到該撒利亞、把文書呈給巡撫、便叫保羅站在他面前” (23:31-33)
- 安提帕底: 古代的亞弗, 大希律王在主前9年重建為希臘城市, 並以父親的名字命名. 位於耶路撒冷通往該撒利亞的中途站.
- 羅馬軍隊連夜護送保羅到安提帕底就趕回耶路撒冷, 以免安東尼堡防務空虛, 只留下騎兵在白天護送保羅去該撒利亞
- “巡撫看了文書、問保羅是那省的人、既曉得他是基利家人、就說、等告你的人來到、我要細聽你的事..” (23:34-35a)
- 基利家: 小亞細亞東南的羅馬行省, 在保羅的時代與猶太省一樣都隸屬於敘利亞省, 受敘利亞省總督管轄
- 各地的羅馬政府有權審問在當地發生的案件的犯人, 而不管犯人出生何處, 或是把犯人移交給犯人出生地的羅馬政府審問
- “..便吩咐人把他看守在希律的衙門 (πραιτώριον, 總督官邸) 裡” (23:35b)
- 希律的衙門: 大希律王所建的王宮, 後來成為猶大地羅馬總督官邸. 腓力斯也住在這裡.
- 腓力斯讓人把保羅看守希律王宮裡. 保羅不是下在監牢裡, 因為還沒有定罪. 保羅待在該撒利亞的希律王宮有兩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