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11章

重點:

  • 彼得向猶太門徒解釋 (11:1-18)
  • “使徒和在猶太的眾弟兄、聽說外邦人也領受了 神的道。及至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禮的門徒和他爭辯說、你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的家、和他們一同喫飯了” (11:1-3)
    • 奉割禮的門徒: 猶太門徒, 可能包括受割禮入猶太教作了猶太人的外邦人
    • 未受割禮之人: 外邦人
    • 猶太門徒並不反對彼得傳福音給外邦人, 他們比較在意使徒彼得違反猶太傳統, 進了外邦人的家與他們同桌吃飯. 當時的猶太傳統將外邦人視為不潔淨, 猶太人應避免進外邦人的家, 更遑論與他們同桌吃飯
    • 猶太門徒質疑彼得是因為他是使徒, 他的一言一行代表主耶穌的身教
  • “彼得就開口、把這事挨次給他們講解說、我在約帕城裡禱告的時候、魂遊象外、看見異象、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從天縋下、直來到我跟前.我定睛觀看、見內中有地上四足的牲畜、和野獸、昆蟲、並天上的飛鳥。我且聽見有聲音向我說、彼得、起來、宰了喫。我說、主阿、這是不可的.凡俗而不潔淨的物、從來沒有入過我的口。第二次、有聲音從天上說、 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這樣一連三次、就都收回天上去了” (11:4-10)
    • 使徒彼得重述他在約帕城硝皮匠西門的家禱告時看見的異象
  • “正當那時、有三個人站在我們所住的房門前、是從該撒利亞差來見我的。聖靈吩咐我和他們同去、不要疑感。同著我去的、還有這六位弟兄.我們都進了那人的家.那人就告訴我們、他如何看見一位天使、站在他屋裡、說、你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他有話告訴你、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11:11-14)
    • 使徒彼得解釋他去外邦人的家不是故意違背猶太傳統, 而實在是因著聖靈的吩咐, 並且他從天使告訴百夫長哥尼流的話知道了聖靈差遣他去的目的是要他傳福音給他們, 使他們全家得救
  • “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我就想起主的話說、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你們要受聖靈的洗。神既然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能攔阻 神呢” (11:15-17)
    • 使徒彼得“順便”解釋他為什麼奉主耶穌的名給外邦人百夫長哥尼流一家施浸, 使他們作耶穌的門徒
    • 聖靈澆灌表示 神已經悅納/潔淨, 並且是 神賜給耶穌門徒的禮物
      • “彼得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2:38)
    • 聖經澆灌在哥尼流一家身上, 表示主耶穌已經接納他們作門徒. 既然主耶穌都已經接納他們了, 使徒彼得當然只好給他們施浸, 使他們作門徒
  • “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與 神、說、這樣看來、 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 (11:18)
    • 猶太門徒驚異於外邦人竟然能夠以外邦人的身分成為耶穌的門徒, 而不用先受割禮歸化入猶太教作猶太人, 然後才作耶穌門徒
      • 猶太人信耶穌作基督徒是常態, 猶太人作基督徒後仍然是猶太人
      • 外邦人信耶穌作基督徒是特例, 但外邦人作基督徒後是否仍然繼續保持外邦人身分呢? (使徒行傳15章耶路撒冷大會的議題)
    • 既然作耶穌門徒意味著罪得赦免, 蒙恩得救進入神國, 這顯示 神同樣賜恩給外邦人, 使他們因作耶穌門徒而“悔改得生命了”
    • 使徒彼得的解釋等同於定規了外邦人可以奉耶穌的名受浸作門徒
  • 安提阿教會的興起 (11:19-30)
  •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 (11:19)
    • 腓尼基、和居比路、並安提阿: 居住很多猶太人
    • 猶太門徒因司提反的事大遭逼迫而分散四處
      • 有些到了猶太地和撒瑪利亞 “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 (8:1)
      • 但有些到了外邦, 特別是來自外邦的猶太門徒, 他們回到原來的家鄉
    • 絕大部分猶太門徒認為主耶穌是猶太彌賽亞, 所以他們只向猶太人傳講主耶穌
  • “但內中有 (些) 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臘人傳講主耶穌。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11:20-21)
    • 安提阿: 羅馬帝國第三大城, 敘利亞省首府, 約50萬人
    • 居比路、和古利奈人: 來自居比路和古利奈 (今日北非的利比亞) 的外邦猶太人, 因五旬節到耶路撒冷過節而信主耶穌
    • 有些來自外邦的猶太門徒也向外邦人 (多半是“敬畏 神的人”) 傳福音, 就像彼得向百夫長哥尼流一家傳福音. 這些外邦猶太門徒可能素來與外邦人來往密切.
    • 信主耶穌的人很多, 包括猶太人與外邦人
  • “這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為止”(11:22-24)
    • 這風聲: 安提阿有許多人信主
    • “有一個利未人、生在居比路、名叫約瑟、使徒稱他為巴拿巴。(巴拿巴繙出來、就是勸慰子) ” (4:36)
      • 巴拿巴: 亞蘭文 בַּר נַבָּא 安慰之子, 指常常安慰別人的人
    • 巴拿巴是耶路撒冷教會所差遣的使徒 – 耶路撒冷教會的全權代表
  • “他到了那裡、看見 神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11:23-24)
    • 巴拿巴出生於居比路, 又 “被聖靈充滿 (希臘文 πλήρης, 滿有)、大有信心”, 因此耶路撒冷教會差遣他為使徒
    • 巴拿巴作為耶路撒冷教會的使徒, 教導勸勉安提阿教會, 將使徒的教訓傳給他們
      • 巴拿巴多半將使徒彼得對外邦門徒的定規傳給了安提阿教會, 讓信耶穌的外邦人奉耶穌的名受浸作門徒
    • 更多人因此信了耶穌, 包括猶太人與外邦人
    • 安提阿教會不是外邦人教會, 而是包括猶太人與外邦人的教會, 耶路撒冷教會主要是猶太人教會
  • “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11:25-26)
    • 巴拿巴找法利賽拉比掃羅一起同工, 一起教導門徒
      • 巴拿巴相當於掃羅的導師 (mentor)
    • 基督徒: 希臘字 Χριστιανός, 跟隨基督的人
      • 基督 (希臘字 Χριστός, 受膏者) 對希臘人沒有任何意義
      • 不信耶穌的希臘人對門徒取的含有貶義的外號
      • 安提阿人以喜歡嘲笑人而出名
      • 主後2世紀的外邦基督徒開始以此自稱, 並引以為榮
    • 基督徒也就是耶穌的門徒, 基督徒與門徒並無區別
  • “當那些日子、有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著聖靈、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革老丟年間果然有了” (11:27-28)
    • 先知: 有先知恩賜的門徒, 不像舊約先知有先知的職分
      • 廣義上的先知, 如大衛和但以理
        • “大衛既是先知、又曉得 神曾向他起誓、要從他的後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寶座上”(2:30)
    • 先知主要的事奉是傳 神的話, 包括勸勉, 責備, 安慰, 使 神的百姓回轉歸向 神, 其次才是預言未來
  • “於是門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送去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他們就這樣行、把捐項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裡”(11:29-30)
    • 外邦世界遠比貧困的猶太地富庶, 特別是諸如安提阿的大都會更是如此
    • 安提阿教會, 包括猶太門徒與外邦門徒在內, 聽了先知亞迦布的預言, 合力周濟貧困的猶太地的猶太門徒, 並由耶路撒冷教會的使徒巴拿巴和他的助手掃羅將奉獻送到耶路撒冷教會的長老那裡
    • 耶路撒冷教會和安提阿教會其實都是猶太會堂, 由長老治會
    • 安提阿教會與耶路撒冷教會的合一
      • 耶路撒冷教會差遣巴拿巴為使徒下到安提阿教導門徒
      • 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教導門徒
      • 安提阿門徒 (猶太人與外邦人) 合力周濟貧困的猶太地的猶太門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