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第21章

重點:

  • 保羅前往耶路撒冷 (21:1-16)
  • “我們離別了眾人、就開船一直行到哥士.第二天到了羅底、從那裡到帕大喇.遇見一隻船、要往腓尼基去、就上船起行。望見居比路、就從南邊行過、往敘利亞去、我們就在推羅上岸.因為船要在那裡卸貨” (21:1-3)
    • 從西往東航行的海船為了避免陸風, 往往沿著小亞細亞沿岸航行
  • “找著了門徒、就在那裡住了七天.他們被聖靈感動、對保羅說、不要上耶路撒冷去。過了這幾天、我們就起身前行.他們眾人同妻子兒女、送我們到城外、我們都跪在岸上禱告、彼此辭別.我們上了船、他們就回家去了” (21:4-6)
    • 被聖靈感動: 推羅的門徒從聖靈領受“知識的言語”(哥林多前書12:8), 知道保羅在耶路撒冷將會遇到苦難
      • “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不知道在那裡要遇見甚麼事.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 (20:22-23)
    • 門徒愛護保羅, 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但這應該不是聖靈的意思
  • “我們從推羅行盡了水路、來到多利買、就問那裡的弟兄安、和他們同住了一天。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裡、來到該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裡、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裡的一個。他有四個女兒、都是處女、是說豫言的” (21:7-9)
    • 水路旅行比陸路旅行快捷且便宜
    • 傳福音的腓利: 耶路撒冷教會的七個執事之一, 在以色列地各處傳福音 (參第8章)
      • “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傳福音、直到該撒利亞” (8:40)
  • “我們在那裡多住了幾天、有一個先知、名叫亞迦布、從猶太下來。到了我們這裡、就拿保羅的腰帶、捆上自己的手腳、說、聖靈說、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綁這腰帶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裡” (21:10-11)
    • 先知亞迦布: “當那些日子、有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著聖靈、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革老丟年間果然有了” (11:27-28)
    • 亞迦布預言使徒保羅在耶路撒冷將要如主耶穌一樣, 被猶太人交在外邦人手裡, 但亞迦布並沒有阻止保羅上耶路撒冷去, 因為亞迦布知道這並不是聖靈的意思
  • “我們和那本地的人、聽見這話、都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21:12)
    • 眾人知道保羅在耶路撒冷將要受苦難, 他們出於愛護保羅的心, 因此都極力勸阻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 使徒保羅效法主耶穌的榜樣:
      • 就像主耶穌一直面向耶路撒冷而去, 保羅也面向耶路撒冷而去
      • 就像主耶穌要去耶路撒冷被釘十字架, 保羅也要去耶路撒冷受苦
      • 就像使徒彼得勸阻耶穌不要釘十字架, 眾人也勸阻保羅不要受苦
      • 就像主耶穌被交在外邦人手裡, 保羅也同樣被交在外邦人手裡
  • “保羅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保羅既不聽勸、我們便住了口、只說、願主的旨意成就便了” (21:13-14)
    • 保羅知道眾人是因為愛護他才阻止他上耶路撒冷, 但是他卻又很清楚上耶路撒冷是聖靈的帶領, 因此感到心碎. 然而保羅對主耶穌忠心到底, 不但願意為主耶穌的緣故受苦難, 被綑綁, 甚至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 願主的旨意成就便了: 眾人最後降伏於 神的旨意之下, 陪伴保羅一路上耶路撒冷
  • “過了幾日、我們收拾行李上耶路撒冷去。有該撒利亞的幾個門徒和我們同去、帶我們到一個久為門徒的家裡、叫我們與他同住、他名叫拿孫、是居比路人” (21:15-16)
    • 保羅一行人從該撒利亞前往耶路撒冷, 大約有兩天的路程, 途中在猶太門徒拿孫的家住宿
  • 保羅上耶路撒冷教會述職 (21:17-26)
  • “到了耶路撒冷、弟兄們歡歡喜喜的接待我們。第二天、保羅同我們去見雅各.長老們也都在那裡。保羅問了他們安、便將 神用他傳教、在外邦人中間所行之事、一一的述說了” (21:17-19)
    • 耶路撒冷教會歡喜接待保羅一行人, 當中包括了與保羅同行的外邦基督徒
      • “同他到亞西亞去的、有庇哩亞人畢羅斯的兒子所巴特、帖撒羅尼迦人亞里達古、和西公都、還有特庇人該猶、並提摩太、又有亞西亞人推基古、和特羅非摩” (20:4)
    • 保羅向耶路撒冷教會的長老會報告外邦宣教事工的成果
    • 保羅應該也是在此時轉交外邦教會的慈善捐款, 表達外邦基督徒的愛心
    • 我們: 下一個“我們”出現在保羅即將被送往羅馬受審, 顯示稍後保羅被捕與接下來被囚在該撒利亞的期間路加並不在保羅身邊
      • “非斯都既然定規了、叫我們坐船往義大利去、便將保羅、和別的囚犯、交給御營裡的一個百夫長、名叫猶流”(27:1)
  • “他們聽見、就歸榮耀與 神、對保羅說、兄台、你看猶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萬、並且都為律法 (妥拉) 熱心” (21:20)
    • 萬: 希臘字 μυριάς
    • 耶路撒冷教會為著福音興旺, 大批外邦人歸主大大歡喜, 歸榮耀給 神
    • 耶路撒冷教會也將福音同樣在以色列地興旺, 大批猶太人信主耶穌的好消息告訴保羅. 此時拿撒勒派已成為數一數二的猶太教宗派, 因而受到掌權而腐敗的撒都該派的敵對與迫害
      • 猶太史家約瑟夫 (Josephus) 估計第一世紀法利賽人數約為6000
    • 使徒時代猶太人信主耶穌後並沒有放棄作猶太人, 反而更加為妥拉大發熱心, 謹守遵行 神的誡命
  • “他們聽見人說、你教訓一切在外邦的猶太人、離棄摩西、對他們說、不要給孩子行割禮、也不要遵行條規。眾人必聽見你來了、這可怎麼辦呢” (21:21-22)
    • 事實: 使徒保羅教導外邦基督徒不須要受割禮作猶太人才能得救. 外邦基督徒既然不須要受割禮, 自然也不須要遵守全妥拉.
    • 謠言: 但不信福音的外邦猶太人造謠毀謗保羅, 說保羅教導外邦的猶太人不要遵守妥拉, 也不要給孩子行割禮 (意味著不再作猶太人). 這等同於說保羅是猶太人的叛徒.
    • 惡意毀謗保羅的謠言從外邦傳回以色列地, 許多猶太基督徒也聽到了謠言
  • “你就照著我們的話行罷、我們這裡有四個人、都有願在身.你帶他們去、與他們一同行潔淨的禮、替他們拿出規費、叫他們得以剃頭” (21:23-24a)
    • 願: 拿細耳人之願
    • 還願時需要獻祭與剃頭:“拿細耳人滿了離俗的日子..他要將供物奉給耶和華、就是一隻沒有殘疾一歲的公羊羔、作燔祭、一隻沒有殘疾一歲的母羊羔、作贖罪祭、和一隻沒有殘疾的公綿羊、作平安祭、並一筐子無酵調油的細麵餅、與抹油的無酵薄餅、並同獻的素祭、和奠祭.. 拿細耳人要在會幕門口剃離俗的頭、把離俗頭上的髮、放在平安祭下的火上” (民數記6:13-15, 18)
    • 潔淨的禮: 按照當時猶太傳統, 猶太人還拿細耳人之願要先行浸禮, 七天後再行還願之禮
    • 規費: 還拿細耳人之願的費用, 用以購買還願之禮的各樣祭物
    • 剃頭: 還願之禮的一部分, 用來指還願之禮
    • 當時許多猶太人許了拿細耳人之願後, 因負擔不起還願的費用而無法還願
    • 雅各指示保羅如何闢謠: 他自己帶著四個許了拿細耳人之願但因貧窮無法還願的猶太基督徒一同還願, 並且替他們出還願的費用
    • 保羅自己先前也許了拿細耳人之願 (第二次宣教旅行結束時)
      • “保羅又住了多日、就辭別了弟兄、坐船往敘利亞去、百基拉、亞居拉和他同去.他因為許過 (了) 願 (拿細耳人之願)、就在堅革哩剪了頭髮” (18:18)
      • 根據當時的猶太傳統, 猶太人許拿細耳人之願時也會剃頭
  • “這樣、眾人就可知道、先前所聽見你的事都是虛的.並可知道、你自己為人、循規蹈矩、遵行律法 (妥拉)” (21:24b)
    • 拿細耳人之願是妥拉的條例. 保羅不但自己許拿細耳人之願, 並且還願時還幫助其他拿細耳人一同還願, 向猶太基督徒證明他不但自己遵行妥拉, 也幫助別人遵行妥拉 (敬虔的表現)
  • “至於信主的外邦人、我們已經寫信擬定、叫他們謹忌那祭偶像之物、和血、並勒死的牲畜、與姦淫” (21:25)
    • 雅各重申當初耶路撒冷大會的決議沒有改變: 外邦基督徒不須要受割禮作猶太人才能得救, 也不須要遵守全妥拉, 但須要遵行妥拉當中最起碼的四條適用於外邦人的誡命 (參第15章)
  • “於是保羅帶著那四個人、第二天與他們一同行了潔淨的禮、進了殿、報明潔淨的日期滿足.只等祭司為他們各人獻祭” (21:26)
    • 使徒保羅聽從雅各的話為自己闢謠, 帶著四個許了拿細耳人之願但無法還願的猶太基督徒行了潔淨的浸禮, 進耶路撒冷聖殿交了還願的規費, 並定下還願的日期
  • 保羅在聖殿被捕 (21:27-40)
  • “那七日將完、從亞西亞來的猶太人、看見保羅在殿裡、就聳動了眾人、下手拿他、喊叫說、以色列人來幫助、這就是在各處教訓眾人蹧踐我們百姓、和律法、並這地方的.他又帶著希臘人進殿、污穢了這聖地。這話是因他們曾看見以弗所人特羅非摩、同保羅在城裡、以為保羅帶他進了殿” (21:27-29)
    • 對保羅有成見的外邦猶太人誤會保羅帶外邦人進入聖殿內院 (女院)
    • 猶太人有權處死進入內院的外邦人
  • “合城都震動、百姓一齊跑來、拿住保羅、拉他出殿、殿門立刻都關了。他們正想要殺他、有人報信給營裡的千夫長說、耶路撒冷合城都亂了。千夫長立時帶著兵丁、和幾個百夫長、跑下去到他們那裡.他們見了千夫長和兵丁、就止住不打保羅”(21:30-32)
    • 猶太百姓把保羅拉出聖殿內院, 預備打死保羅, 同時聖殿守衛關閉美門
    • 羅馬千夫長率領軍兵從聖殿西北方的安東尼堡進入聖殿外院平息暴動
  • “於是千夫長上前拿住他、吩咐用兩條鐵鍊捆鎖.又問他是甚麼人、作的是甚麼事。眾人有喊叫這個的、有喊叫那個的.千夫長因為這樣亂嚷、得不著實情、就吩咐人將保羅帶進營樓去。到了臺階上、眾人擠得兇猛、兵丁只得將保羅抬起來。眾人跟在後面、喊著說、除掉他” (21:33-36)
    • 千夫長逮捕保羅, 並詢問事情經過
    • 暴動的猶太群眾事實上不清楚保羅到底是誰, 做了什麼事
    • 千夫長下令將保羅帶回安東尼堡. 安東尼堡和聖殿外院有階梯相連.
  • “將要帶他進營樓、保羅對千夫長說、我對你說句話、可以不可以.他說、你懂得希臘話麼.你莫非是從前作亂、帶領四千兇徒、往曠野去的那埃及人麼” (21:37-38)
    • 保羅用希臘話跟千夫長說話, 保羅標準而流利的希臘話使千夫長懷疑他是從前起來作亂的埃及猶太人, 因為當時的埃及普遍說希臘話
      • 保羅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 希臘話是他的母語
    • 猶太史家約瑟夫 (Josephus) 的猶太古史記載, 主後54年有一個來自埃及的猶太人自稱為先知, 聚集大批猶太群眾到橄欖山預備作亂. 羅馬巡撫腓力斯派兵平亂, 殺了400人, 俘虜了200人, 但埃及猶太人卻逃逸無蹤
  • “保羅說、我本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並不是無名小城的人、求你准我對百姓說話。千夫長准了、保羅就站在臺階上、向百姓擺手、他們都靜默無聲、保羅便用希伯來話對他們說” (21:39-40)
    • 保羅澄清他是生在基利家的大數的猶太人 (不是從前作亂的埃及猶太人), 並請求千夫長讓他對百姓說話
    • 希伯來話: 希臘文 Ἑβραί̈ς, 可能指亞蘭文 (當時以色列地猶太人日常生活普遍使用的語言) 或是希伯來文 (當時以色列地猶太拉比教導門徒聖經使用的語言). 亞蘭文和希伯來文類似, 都是閃族語言
    • 保羅在耶路撒冷長大, 並受教於大拉比迦瑪列門下, 因此他應該會說亞蘭文和希伯來文
    • 保羅是對猶太百姓說話, 比較可能使用亞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