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16章

重點:

  • 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要求耶穌行神蹟
    • 法利賽人: 民間猶太拉比, 教導“古人的遺傳”
    • 撒都該人: 權貴祭司家族, 不接受“古人的遺傳”
    • 耶穌說只有約拿的神蹟給他們看, 指祂自己死後三天復活的神蹟
  • 耶穌提醒門徒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
    • 門徒可能以為耶穌認為他們故意沒有帶餅, 像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一樣試探祂. 耶穌不久前用七個餅和幾條小魚餵飽四千人.
    • 耶穌的意思其實是提醒門徒分辨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教導的錯謬之處
    • 耶穌沒有全盤否定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教導
  • 彼得承認耶穌是基督
    • 該撒利亞腓立比: 希律•腓力的都城, 以該撒命名
      • 潘 (Pan) 的廟, 地獄的入口, “陰間的門”
    • 當時猶太人普遍認為耶穌是先知
    • 彼得代表使徒, 承認耶穌是基督 (彌賽亞), 是永生 神的兒子
    •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
      • 教會: 希臘文 ἐκκλησία, 希伯來文 קָהָל, 意思是 “大會, 會眾”
      • 磐石: 彼得 (使徒) 對耶穌的信 -> 耶穌是彌賽亞, 是永生 神的兒子
    • “陰間的權柄〔原文作門〕、不能勝過他”
      • 教會建立在對耶穌的信上, 將要攻破陰間的門
    • 彼得領受天國的鑰匙, 彷彿 神國的 “守門人”, 為人打開 神國的門
      • 猶太人: 五旬節的講道 (使徒行傳2章)
      • 撒瑪利亞人: 為撒瑪利亞人按手禱告 (使徒行傳8章)
      • 外邦人: 傳福音給百夫長哥尼流 (使徒行傳10章)
    • 綑綁/釋放: 拉比用語, 意思是 “禁止/允許”, 制定遵行妥拉的具體方式
    • 使徒領受主耶穌的權柄, 定規門徒如何具體遵行妥拉
  • 耶穌預言祂的死與復活
    • “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 耶穌具體告訴門徒祂如何應驗彌賽亞-約瑟之子的預言
    • 彼得不體貼 神的意思, 從磐石變為耶穌的絆腳石, 像撒但一樣的抵擋者
  • 背起十字架跟從耶穌
    • 耶穌用背十字架的比喻教導門徒 (基督徒) 的心志
      • 將 神的旨意放在第一位, 高於自己的意願與渴望
      • 像個死刑犯, 願意犧牲生命
      • 為義受逼迫, 忍受譏諷羞辱
    • 為耶穌喪掉生命的, 必得著生命
      • 門徒所付的代價是有限的今生
      • 門徒所得的獎賞是無限的永生
    • 主耶穌必要再來, 並施行審判
      • “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行為是 神審判的依據
      • 基督徒的好行為是信實的表現, 信靠+信實=得救的信心
      • 有些門徒將要看見主耶穌再來的證據
        • 馬太福音17章耶穌登山變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