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第3章

重點:

  • 浸禮: 希伯來文 טְבִילָה
    • 猶太潔淨之禮, 受浸者自行將全身浸入水裡
    • 恢復儀式上的潔淨, 能進聖殿獻祭親近 神
    • 猶太人拜師之禮, 認同/委身於拉比的教導
    • 外邦人歸化作猶太人 (入猶太教) 的儀式之一, 象徵重生
  • 最原始的福音信息: “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3:2; 4:17)
    • 天國: 神國, 指 神掌權的領域
    • 悔改: 進入 神國的先決條件, 人聽見福音信息應有的反應
  • 悔改: 希伯來文 תְּשׁוּבָה, 字面意思是 “回轉; 轉向”
    • 從罪中回轉, 並轉向 神
    • 內在心思意念與外在行為上的轉變
    • 人首先必須定意悔改, 然而人仍然必需靠著 神的恩典才能真正悔改
  • 施浸約翰
    • 基督的開路先鋒 (以賽亞書40:3), 福音的使者 (以賽亞書40:9-11)
    • 有以利亞的心志與能力的先知 (路加福音1:17)
    • 悔改的浸禮
      • 儀式的潔淨之禮 -> 道德的潔淨之禮
      • 悔改的外在記號
  • 罪: 違反/不遵守律法 (妥拉)
    • “凡犯罪的、就是違背律法.違背律法就是罪” (約翰一書3:4)
    • 律法: 希伯來文 תּוֹרָה, 中文音譯為 “妥拉”, 字面意思是 “教導; 訓誨”
  • 法利賽人
    • 主耶穌時代的猶太拉比與文士
    • 起源於文士以斯拉開始的拉比傳統
  • 撒都該人
    • 大祭司撒督的後代
    • 祭司中的權貴階級
  • 主耶穌時代猶太人的普遍觀點: 猶太人作為 神的選民, 已經得救
    • 錯誤認知: 只要是亞伯拉罕肉體的子孫, 雅各的後裔, 就得救
    • 正確認知: 猶太人仍然需要對 神有信心 (信靠+信實) 纔能得救
  • 聖靈的浸禮: 接受主耶穌的人, 被聖靈重生, 進入 神國
  • 火的浸禮: 拒絕主耶穌的人, 因自己的罪受 神公義的審判
  • 耶穌受約翰的浸
    • 作門徒的榜樣
    • 被約翰 (先知) 膏抹作以色列的王 (基督)
      • 聖靈如鴿子降在耶穌身上; 受聖靈的膏抹
      • 得天父的印證 (詩篇2:7)